重庆百事达神龙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重庆百事达神龙4s店)

商家类型:
商家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67号(地铁1号线.鹅岭站)
联系电话:023-86553555,

中国工程师的成长越来越扮演重要的角se

2017-01-19

四年前,中法合资东风雪铁龙立项决定做一辆D+级车出来,内部代码是X81,车型定位比C5更高端的市场定位,该辆汽车的名字定为C6。

 

从中国汽车合资时代开始以来,外资品牌通过合资企业向中国市场投放产品,基本规律是把国外某款车型直接进口到中国市场或者经过细节调教之后投入国产。

 

这种“推送式”的产品投放计划优点是避免产品重新开发,缺点也显而易见:不一定适合中国消费者需求。

 

 

如何造一辆最大程度上适合中国市场的汽车?

 

双方意见分歧不断!

 

双方围绕如何定位一辆适合中国市场D+级车,它应该具有怎么样的品质与性能,它应该有如何奢华与享受,如何兼顾到既适合中国消费者需求,又不失去雪铁龙的家族基因之类问题,在研发与实践中激发碰撞,一切为了一款体现标zhi雪铁龙最高造车工艺和适合中国市场的高端车型。

 

C6的研发过程中,各方力量显示主见,有关理念和市场方面的观点大碰撞,中方更理解中国市场需求,法方更善于车型整体开发,但法国人的浪漫和东风人的固执如何做到融合?

 

中外冲突:如何做一款适合中国的C6

 

7月中旬,武汉神龙汽车工厂内,C6项目组的主要开发人员接受媒体采访,中方与外方项目组谈到的最多的是沟通,因为分歧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外观、内饰和新媒体系统等方面,双方意见差异比较大。

 

 

C6设计草图

 

中方项目组卢主任说,“因为C6是全球首发,从零开始,相比其他车辆,应该力度更大一些,因为我们是没有原型车,全新的车型,需要不停的磨合”。

 

C6的外观设计到底是怎么样?基本原则是首先要保留雪铁龙的一个家族传承,因为前期面对中国市场,必须要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

 

C6项目立项于2012年,最终确定是2013年5月。据了解,产品研发的造型设计在欧洲完成,集中了最优秀的造型师,在法国完成最早的模型车。2013年,这个项目在中国上海做了很多轮的用户造型测试,邀请了一些其他的不同大城市的这些用户,潜在用户人群,来评测我们这个C6的这个造型。

 

 

图片右侧为C6概念车

 

2014年,在上海的一次模拟展示中,中方认为,造型师给出来的前脸设计太土豪感了。后来经过了多次协商,调整了设计,之后镀铬条变得更简洁。

 

C6作为D 级车有必要体现大气稳重的风格,卢主任说,沉稳和年轻是兼顾,寻找一个平衡,要规划的一个旗舰车型,不能太个性化了。

 

有媒体评论,神龙汽车的造型团队一直很固执。

 

中方项目组卢主任透露,因为在前期造型到我们的规划阶段,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历时三年多的时间。中间经历了无数次沟通和调整。

 

除了外观之外,中外市场在很多方面市场需求不同,比如内饰、座椅以及中控面板以及新媒体设计方面,双方都有着不同的理解。

 

内饰颜色的选取也是有故事的。深棕色是很大胆,过去高档车我们一直不敢用。以座椅造型为例,最开始在欧洲只是一个概念,包括千鸟格纹理,洛可可法式双缝线,后来拉供应商一起做了一二十轮的试验,大家汗流浃背,这事也搞定了。

 

法方项目主任特别强调座椅“舒适”这两个字。他说,对舒适是用足了力气的。很多团队为此工作,花费了很多精力,沟通了很多轮次。不光是舒适性的,舒适性涵盖很广,不光是坐的感觉,还有我们的通风,加热功能,都是贯穿在里面,这些统统需要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其实中外分歧不止于此,主要是中国用户习惯和法国用户习惯的差异性。比如:内饰的中控也是PSA的一个创新。PSA担心中国用户会不会接受中控台和面板是分体,过去是一体的,在中法双方共同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坚持原先设计。

 

再比如储物空间,后排空间,头部空间,本身是有设计参考系,是欧洲理论标准的,但是又按照中国人的喜好,建立一个中国设计参考系。

 

重点兼顾的13项,技术任务书专门满足中国的需求;用户性能分割为一些技术指标,比如空调的温度为了适合中国用户,应该是满足多少度;比如C6汽车有茶杯放置空间的,而在欧洲就不需要。

 

法方项目主任介绍,可以打开的全景天窗那就是针对中国,欧洲不喜欢可以打开的。C6可能投入频次更高一点,因为这个车型是全新开发的,交流的频次,时时刻刻都在交流。

 

在C6的研发过程,与其说浪漫理想主义,不如说双方更抱着务实的态度。

 

三高测试:挑战极限之地

 

一辆符合中国市场的C6必要的素质是可以适应中国广阔疆域,包括其中最恶劣的环境,三高测试(高寒、高温、高原)是性能研发中最重要的环节。三高测试主要是寻找零部件的缺陷,零部件变形是小事,最关键的是功能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