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2
东 风雪铁龙携手凤凰传媒,联合出品《遇见我的遇见——东风雪铁龙 C6合伙人行动》系列短片,该系列短片由执导著名导演丁正亲自操刀,通 过来自各行各业精英人士的口述,巧妙地将东风雪铁龙和C6合伙人为追求驾乘体验所付出的努力娓娓道来。首支视频中,《梦想改造家》御用建筑设计师王平 仲评价C6的天幕式可开启全景天窗设计为:“搭建了人与自然的桥梁,而你遇见的就是我预见的。”
暖心设计师的光影协奏曲
“做了这么多年的建筑设计师,设计过风格迥异的建筑,最让我感动的,竟是老人家那盆多年未曾开花的水仙。”说话的人是台湾建筑设计师王平仲,他最为人所知 的作品当属为上海一户三代同堂的弄堂“蜗居”所做的梦幻改造,“整个空间活了,曾经遍布水渍灰尘的天井里也放上了盆栽,这一切确实令人感动。”
“没人会希望生活在潮湿、阴暗的角落,假如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对,就会导致空间狭小、空气质量恶劣、走道昏暗,让身居其中的人感到危险和压抑。”
王 平仲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为这些原本结构不佳的房屋,寻找到一个正确的入光口。有的房子盘根错节,需要计算数百次的太阳入射角度,在屋顶寻找一个合适的位 置打开天窗,好将光线引导到最需要阳光普照的天井和过道;有的屋子窗户太小,需要利用镜面反射的原理让阳光从老虎窗射进房间中央。
采光的成功与否,考验的不仅是设计师技艺的纯熟程度,更是他们对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
“好的设计应该如同音乐,利用自然光线在建筑中谱写出一首明暗交错的协奏曲,让建筑与人互相对话。”在王平仲看来,设计师所看重的光,其实就是建筑的表情,人们从不同时间看过去,建筑的表情也各自不同。
他所考虑的又何止是光,还是人在空间内的生活状态。
“让早起的人能在阳光中醒来,带着美好的心情迎接一天的挑战,而在傍晚下班时还能看到夕阳,对接下来的夜晚充满期待。我认为,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欲望,我们希望通过美好的设计作为示范,让人们有勇气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这一切都可能实现,只需要格外的用心和专业。
伟巴斯特全景天窗的特殊使命
“1930年代以前,人们从未见到过有天窗的汽车,但他们从未放弃过对自然的追求。”伟巴斯特研发和项目副总裁季冉乐对汽车天窗的发展史如数家珍,“看到最新东风雪铁龙 C6 上搭载的全景天窗,不禁让我联想到50年代曾在欧美畅销的雪铁龙经典款2CV。”
这款曾被戏称为“丑小鸭”的法国“国民汽车”,虽然以功能精简著称,却有一个跟其娇小身段不成正比的手动大天窗,这或许就是法国文化独有的浪漫主义吧。
80多年前,由德国天窗厂商伟巴斯特发明的首块天窗给整个汽车设计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血液。
“我觉得之所以之前汽车没有天窗,是因为那时流行敞篷车,但由于无法解决噪音、降雨、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厂商只好又将汽车封闭起来。” 这是季冉乐对于汽车早期天窗工艺的理解。
封闭式的汽车让向往自由的驾驶者们感到沮丧,有没有一种设计能够让天窗开关自如,刮风下雨也不担心漏风漏水,还能在180公里每小时的高速下不被惯性抛出车外?
如今,汽车天窗已经非常普及,但配备全景天窗的车却不多见。三年前,当伟巴斯特与东风雪铁龙联手研发这一大胆前瞻的天窗时,市面上大多数中高级车所采用的仍是小型天窗。
“以我们为东风雪铁龙 C6设计的全景天窗为例,它能够为驾驶员带来最大范围的透明视野,让乘客能够尽可能地融入外部环境,在蓝天白云下尽享美学、舒适度和安全性的多重体验。” 季冉乐指出。
这种将曲线自然融入汽车顶部的设计优势很明显:传统车窗视野狭窄,两片式全景天窗通常只能开一半,只有顶部安装倾斜外滑的全景天窗既不会破坏车顶原有的流线型弧度,又能将天窗可开启的面积最大化。
然而,对于伟巴斯特来说,光有完美的设计创意并不够,还需要工程师以严苛的眼光和灵活的双手将其从图纸化为到真实的产品,并通过数以万次的试验,模拟天窗在未来8年乃至10年使用寿命内,可能遭遇的各种恶劣环境。
不熟悉汽车制造业的外人可能不知道,电动天窗在出厂前通常需要在暴晒、寒冷和常温条件下,以及狂风暴雨的试验环境内,进行1万次耐受试验,相当于每天遭遇2-3种极端环境情况下不变形、不漏水,而伟巴斯特将循环试验的次数提高了8倍。
之所以能够经受得住液体腐蚀、外力震荡等多重外部环境考验,也是因为伟巴斯特在选材上的精益求精。
以防腐用的涂层为例,通常10μm的汽车钢板涂层能够维持10年左右的寿命,而伟巴斯特的涂层厚度为40μm。而在固定天窗的环节,伟巴斯特在常见4个螺栓的基础上,增加了6个螺栓,同时还使用了高精度的机器人粘胶工艺,以保证天窗安装到顶部钢架上后能够天衣无缝。
一些车主对全景天窗仍抱有成见,认为由玻璃嵌入钢架车顶的设计会比传统车顶脆弱。但季冉乐用试验证明,玻璃也可以很“坚强”。
“我们不仅会在车顶用锤子大力敲打天窗,测试重物下坠时的强度,还要模拟事故时人可能从车窗飞出去的情况,用锤子从车里向外大力地顶玻璃,看天窗与车体的联系是否依然紧密。”
季冉乐觉得,预见就是感知消费者未来的需求,然后及时做出反馈。全景天窗带来的不仅是阳光,而是将窗户变成了活动的空间。每一个天窗的开发都是为了迎接两年后的投产,都注定是一个预见未来的项目。
与东风雪铁龙一起,伟巴斯特还将继续为了明天的汽车趋势努力着。
圣戈班夹层玻璃的安全之旅
假如说,天窗为汽车开了一扇通往外部未知世界的门,玻璃则让车内的人看得更多,却比敞篷车来得更加舒适和安全。
“玻璃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最大的缺点是容易破碎,最大的优点则是透明的舒适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材料可以完全取代玻璃。”圣戈班亚太区玻璃包边和塑料玻璃高级经理齐东兴解释到。
这家拥有350年历史的法国汽车玻璃制造商拥有多项跨越时代的创新工艺。随着汽车玻璃的面积无限扩大,人们从过去两眼只看前方的封闭时代,过渡到全景天窗时代的360度开阔视野。
虽然玻璃重量只占整车重量的3%左右,它的面积却从过去的3平方米逐步上升到4-5平方米,但其易碎的属性仍让一些车主对全景天窗裹足不前。在齐东兴看来,现代化工艺对玻璃的硬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全景天窗对玻璃强度的要求更高,以C6全景天窗所采用的5mm加厚钢化玻璃为例,它比普通单片玻璃的厚度增加了1mm左右。而钢化玻璃则将玻璃的强度从60-79兆帕,变为几百兆帕。” 齐东兴说到。
C6全景天窗的尺寸为长1226mm宽1086mm,以1兆帕约等于每平方厘米10公斤的力量大小来换算,整个天窗的承重能力约在1.3万吨,这意味着1mm的额外厚度,新增了超过3300吨的承重能力。
除了更高的承重能力,钢化玻璃的优势,还在于保持良好采光度的同时,可以阻挡99%以上的紫外线进入,对女性和幼儿细嫩的皮肤更友好。同时,天窗玻璃的太阳光能量透过率为8.2%,具有很好的隔热性,可以降低空调的负荷,让乘客进入车内的舒适感更高。
“我在中国汽车玻璃行业做了二十多年,其实这是最规范的行业之一,因为能为汽车提供玻璃的门槛非常高。每款玻璃在开发之前,需要与汽车厂家签订严格的测试协议,在各种苛刻的条件下模拟汽车在10年终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
展望未来,齐东兴预测到,“即使在未来安全仍将是玻璃厂商的首要考虑,怎样让玻璃更轻的同时更加安全将是一个趋势,圣戈班也将在热学和声学方面继续努力,给客户带来更好的舒适度。”